冬小麥的春季追肥,要根據不同麥苗苗情而定。這里,幫農網就為冬小麥種植戶介紹一下冬小麥春季追肥需要把握的幾個關鍵環節。
一、一類高產麥田:
一類高產麥田一般底肥充足,播期適時,麥苗生長健壯,穗數問題不是主要矛盾。因此,小麥返青后不宜過早追肥。據我們試驗和實踐觀察,小麥起身肥(二葉一心追肥)肥效發揮在第五葉和第一節上,促進了第五葉和第一節的生長。如果第一節生長迅速,干物質積累不足,加上中部葉片肥大,基部光照不足,勢必造成后期倒伏。所以,高產麥田要因苗情推遲追肥。如小麥起身最高畝莖數在110萬左右的壯苗,應在4月中旬末小麥拔節期(春生四葉一心)追肥,這時肥效發揮在第七葉和第三節上。而第三節以上適當拉長,有利于植株中下部光照,對防止倒伏至關重要;同時穗粒數和千粒重有所提高。所以,在底肥充足的前提下,重施拔節肥應是高產麥田總的施肥原則。如果小麥返青期畝莖數超過120萬,有旺長趨勢時,追肥時期應推遲到4月下旬,即春生五葉一心基部第一節定型。拔節肥每畝施碳銨30-40公斤。
二、二類中產麥田
中產麥田水肥條件一般,栽培技術重點是主攻穗數,爭取粒數,提高粒重、因此,春季要重施起身肥水,促大集成穗,提高成穗率,增加畝穗數,促進上部葉面積增大和小花發育,減少退化,增加粒數。追肥時間應在3月底至4月上旬,春生一葉一心至二葉一心小麥進入起身時進行,畝施碳銨40-50公斤。
三、三類低產麥田:
低產麥田,土、肥、水條件都差,多屬于旱薄地,一般冬前小麥個體長勢弱,群體不足。早春返青初期的管理是促使低產田苗情好轉的關鍵時期。管理技術應早施提苗肥,促使麥苗返青生長。可在土壤返漿階段即3月中旬進行趁漿追肥,每畝施尿素10公斤左右或碳銨30-40公斤,施用碳銨應開溝施肥以提高肥效。4月中下旬再適量追施一次肥。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