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給豬群解三毒就必須先了解“三毒”危害豬群的途徑,還要從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入手去尋找解毒的方法。霉菌毒素是公認的“眾毒之首”。近年來養殖戶對霉菌毒素不可謂不重視,市面上的各種“脫霉劑”也是層出不窮,豬場的問題卻依 然赤裸裸地擺在那里,從未根除。這只能說明:
1,霉菌毒素并未得到有效的清除;
2,清除其余“二毒”的重要性還未被意識到。
“脫霉劑”市場魚龍混雜,真正 有效的產品可能往往因為價格的問題給人一種拒人千里的感覺。是取其“性”還是取其“價”,養殖戶在對于“脫霉劑”的鑒別上,還須獨具慧眼才行。
霉菌毒素普遍存在于以玉米、麥麩為主要能量來源的飼料當中。這些毒素在豬的機體內通過一系列作用,最終加重肝腎臟代謝負擔,造成免疫系統損傷, 直觀的表現就是豬只眼屎淚斑多,體表出現類似鐵銹的斑塊,甚至出現潰瘍等。長遠的影響包括免疫抑制、抗體效價降低、豬群易感等。豬群的免疫系統變弱,外界的細菌病毒就會趁虛而入,豬群疾病頻發就成了必然現象。養豬人往往面對這種情況會做出兩種選擇:
1,大劑量使用抗生素;
2,頻繁接種各種疫苗。
大量有害菌感染后,雖然抗生素藥物確實殺滅他們中的大部分,但是卻沒有辦法阻止有害細菌死亡后釋放出來的大量的內毒素的侵害,血液內毒素的積累。在機體內將進一步損傷免疫系統,帶來的影響包括發熱,白細胞數變化,出血傾向,心力衰竭、腎功能減退、肝臟損傷、神經系統癥狀,以及休克等。而頻繁接種疫 苗不僅難以起到喚醒免疫的作用,反而有加重免疫系統損傷的風險,更何況疫苗本身也是一種毒素。如此的循環往復,豬群的免疫系統時而被過分抑制,時而又被強 行激活,每分每秒都處于崩潰的邊緣。正是因為這樣,才會出現06年高熱病的哀鴻遍野、11年流行性腹瀉的全面爆發,以及轟動全國的“黃浦江死豬事件”。
嚴控“三關”
深刻理解了“三毒”的內在聯系不難發現,當“三毒”之間能夠“齊心協力”,“互幫互助”的時候,是對豬群威脅最大的時候。因此從阻斷中毒環節入 手,才是破除“三毒”威脅最有效的方式。對付霉菌毒素,應當嚴控“三關”:
(1)原料關:豬場主要負責人親自把控原料品質,切忌貪圖便宜,以次充好;
(2)貯存關:飼料倉庫是否有防潮措施,是否嚴格按照飼料保存期使用飼料,是否定期清理飼料攪拌機;
(3)飼喂關:是否定期檢查輸料線,是否每天清洗運料 車,是否每餐清洗母豬料槽等等。精細化的管理,輔以有效的脫霉方案,才能最有效的防控霉菌毒素威脅。
血液內毒素是由有害菌侵入機體釋放出來的,而有害菌主要是通過消化道侵入機體。不少豬場有“季節保健”的習慣,即按季節或者按生產 批次有規律地在飼料中人為添加配方復雜的保健方案。其實每這樣做一次就都是對腸道菌群平衡的一次毀滅性打擊,給有害菌的繁殖提供的絕佳的時機,加重了有害 細菌感染的風險,同時加劇了血液內毒素的積淀,如果在圍產期使用抗生素保健,還有可能把耐藥性傳遞給初生仔豬,使產房仔豬腹瀉成為常態。我們建議,在豬場的保健程序中,應盡可能地少一些廣譜抗菌藥物,多一些針對性強的方案,多使用一些無抗的免疫增強劑和調節腸道的益生菌,良好的免疫系統和健康的腸道才能夠 保證健康少毒的內環境。逐漸杜絕頻繁使用抗生素的習慣,不管是從食品安全的角度,還是從保障豬群免受抗生素殘留荼毒的角度來講,都是利大于弊的。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