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殖技術 > 怎樣養殖赤眼鱒,無公害高效養殖赤眼鱒包括哪些技術?
2019
01-06

怎樣養殖赤眼鱒,無公害高效養殖赤眼鱒包括哪些技術?

怎樣養殖赤眼鱒,無公害高效養殖赤眼鱒包括哪些技術?赤眼鱒屬鯉科,雅羅魚亞科,赤眼鱒屬,體呈長筒形、腹圓、后部較側扁,體色銀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緣有一顯著紅斑,俗稱“紅眼”魚。具有善跳躍、生長快、適應性強、食性雜的特性,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隨著野生赤眼鱒大量減少,發展池塘無公害養殖赤眼鱒前景廣闊。這里,幫農網將赤眼鱒無公害高效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池塘選擇

養殖池塘必須要10畝以上,保水性能良好,進、排水方便,塘基無漏洞,水深在1.2-2.0m,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40cm左右,投放魚苗前必須進行清塘消毒,每畝用生石灰150kg或茶麩40kg消毒魚塘,消毒后第二天注入新水。

怎樣養殖赤眼鱒

二、魚種規格

池塘消毒一周后,選擇具有種苗生產許可證的種苗場購買經檢驗檢疫合格的魚種。魚種大小整齊均勻,體質健壯,體表無損傷,色澤鮮艷,離水后鰓蓋不打開,尾巴不彎曲。

每畝魚塘投放13-15cm的大規格魚種1000-1200尾,投放前可用3%-4%的粗食鹽水浸泡5-10分鐘,浸泡消毒后再將魚種慢慢投放入池塘,同時,每畝搭配放養鰱、鳙魚100-200尾。

三、日常管理

1.飼料投喂

選用草魚膨化配合飼料,飼料粗蛋白的含量在25%-30%、粗脂肪3%-5%左右。堅持“四定”的投飼原則,上、下午各投一次,日投飼量為魚體重的3%-8%。根據天氣、水溫、水質和魚的吃食情況,確定合理的投喂量。

2.適時增氧

在養殖生產過程中,要采取適時注入新水的生態養殖模式,晴天中午開啟葉輪式增氧機1-2小時;晚上視天氣情況適時開增氧機;陰天白天不開機,在次日清晨3-5時開機,以防魚類浮頭;陰雨天傍晚不開機。

3.塘頭檔案

在養殖過程中,日常必須做好飼料投喂、天氣情況、用藥情況等生產記錄,堅持勤觀察,勤巡塘,觀察水質變化、魚類的活動、攝食情況、有無病害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經常清除魚池周圍的垃圾,食臺(場)上的殘餌,水面上的漂浮物等,做好各項工作記錄。

四、魚病防治

赤眼鱒生活適應性強,各種疾病感染率和染病后死亡率較低,善跳躍,易受驚嚇,應注意避免外傷,以防感染,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防治原則,嚴禁使用禁用漁藥,全程使用生物漁藥。赤眼鱒在池塘流水養殖中,只要加強消毒工作和水質的調節,發現死魚及時打撈,一般不易發生病害。

五、注意事項

1. 適時輪捕輪放,分批捕撈,捕大補小,夏秋季水溫高時應在早晨捕撈。

2. 使用吊網技術,根據魚類的食性推廣吊網技術,能減輕捕撈成本及魚體的損傷。

3. 建設存魚池,保證常年鮮魚的供應及時上市,為便于操作,存魚池不宜過大,每個長寬高在2m×2m×1.2m為宜,同時存魚池上面應用木板進行遮光,防止魚體跳躍。

4. 在池塘排水口附近水面用柵欄養殖水葫蘆約0.5畝,能增加溶氧量,降低有機物和氨氮含量,降解有毒有害物質,凈化水質,達到排放標準。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