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預防人參幼苗立枯病?人參立枯病是苗期的主要病害,常造成大片死苗。幼苗受害后在靠近地面的莖皮組織上出現凹陷黃褐色斑點,逐漸侵入莖的內部,病部變?yōu)榧毧s、軟化,產生立枯或折倒而死亡。侵害大苗的莖基部時,使植株萎蔫枯死。人參立枯病主要是由土壤中的絲核菌引起的,在人參苗出后才表現癥狀。
立枯病在癥狀上不易與猝倒病區(qū)別,但可用檢查病原菌屬于絲核菌或腐霉菌區(qū)別。有時立枯病與猝倒病也可混合發(fā)生。病菌以菌絲體或菌核在病殘體或土壤中越冬,在帶菌的土地上播種和遇到氣溫低、土壤過濕的條件發(fā)病重。
防治方法:
(1)適時伏翻熟化土壤。準備播種的地塊,最好在上年伏翻,揀凈草根和枯枝落葉,利用夏季高溫促進土壤熟化,使土壤中病菌死亡。
(2)土壤消毒。50%多菌靈或70%敵克松,每平方米用0.02斤(10克),將藥粉與20~40斤干細土混勻,撒入平整好的床面上與床土充分混合之后耙拌均勻,然后播種。對沒經消毒的土壤,可在春季下防寒土后參苗出土前,每平方米用上述農藥和藥量,撒施后耙入表土中預防發(fā)病。
(3)噴澆藥液。在人參出苗后,出現發(fā)病中心時,用70%敵克松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噴澆病區(qū),每平方米用藥液10斤左右,使藥水滲入土中殺死土壤中的病菌,控制蔓延成災。噴藥后要用清水噴灑淋洗參葉,沖去藥膜,防止發(fā)生藥害。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