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鰻又叫鰻魚,鰻魚有海鰻魚,電鰻魚等。河鰻又名鰻魚、鰻鱺、白鱔等,肉味鮮美,鰻魚的營養價值豐富,為水產珍品。河鰻是海水繁殖、淡水肥育的肉食性魚類。鰻苗喜淡水,春天常群集在沿海滲淡水的閘口,漁民常在閘口捕苗。這里,幫農網就為朋友們介紹一下河鰻飼養管理及建場建造標準。
一、建場建造
鰻場要考慮生產任務、發展遠景,注意水源水質、土質地形以及交通供電等條件。養鰻方式很多,主要有露天靜水池養、地熱或余熱溫流水養殖。
二、飼養管理
鰻的飼料有絲蚯蚓、水蚤、搖蚊幼蟲、河蚌、螺蜆和野雜魚等,還有各種配合飼料。要用3周時間訓練攝食:第一周使分散攝食改變為集中攝食;第二周由晚上攝食改變為白天攝食;第三周由天然餌料改變為配合飼料。投飼要定時、定量、定位。鰻苗每天喂3次,鰻種2次,食用鰻1次;投飼時間和次數隨水溫高低而變化。
喂量因鰻體大小、水溫高低而不同,一般日喂量按鰻體重計算:體重1克左右為3~10%;3~5克為6~8%;5~10克為5~6%;10~20克為4~5%;20克以上為2~3%。要把飼料投在固定的食臺上。
鰻有明顯的趨溫性,水溫在10℃以下時,不吃不動,處于冬眠狀態;水溫12℃以上時開始采食;24~30℃最活潑,旺食旺長。水中溶氧在5~12毫克/升時最適宜。水質管理是高產的關鍵。露天靜水池養要預防水變,主要措施有引種培育微囊藻、掌握水色、及時除蟲、適時開機換水。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