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殖技術 > 池塘養魚的條件、投飼與管理
2018
11-17

池塘養魚的條件、投飼與管理

池塘養魚密度多少合適?池塘養魚水深多少為好?池塘養魚的放養密度是多少?農村池塘養魚需要哪些技術?這里幫農網就給朋友們介紹一下池塘養魚需要具備的條件以及投飼與管理方法。

池塘養魚

一、池塘

養魚的池塘,必須有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水質。一般是挖土建成,土質以壤土最好,粘土次之,砂土最差。魚池中有一定量的淤泥,池水容易變肥,淤泥過多,水質容易惡化,須采取清淤措施。魚池的水體越大,環境變化越小。成魚池以5~15畝、水深2~2.5米為宜;魚苗魚種池可在5畝以下,水深1.5米左右。魚池以長方形為好,東西長,南北寬,長寬比2~4:1,寬邊最好不超過50米。為了改善水質,要建標準池塘,對不符合要求的池塘逐步改造。魚塘可采取注水增氧,最好設增氧機,一口3~4畝池塘,設小型增氧機(1.5~3千瓦)1臺。一般黎明前開機1~2小時,午后開機1次,使上下水層對流。干塘以后要充分曝曬、冰凍、消毒。

池塘養魚水深多少為好

二、施肥

池塘要合理施肥。當前有機肥來源最廣、施用最多,肥效持久,但施用過多,易使池水缺氧,施基肥時每畝用300~500公斤,新塘多施,老塘少施或不施。追肥要少施勤施,每3~5天1次,一般氮、磷、鉀肥配比為2:2:1。施肥時要看水色和透明度,肥度適當的水,水色豆綠或茶褐,透明度25~40厘米,肥而不濁。

池塘養魚的放養密度

三、投飼與管理

投飼要根據魚的營養需要,視季節、天氣、水色、魚的動態而定。投喂要定質、定量、定時、定位。池塘養魚要堅持每天巡視池塘,適當調節水量,注意防害防病,堅持記好養魚日志。培育魚苗魚種、成魚的混養、合理密養、套養、輪捕輪放、主要的淡水養殖魚類以及魚病防治等。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