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防治玉米螟?玉米螟俗稱鉆心蟲、箭稈蟲。它的食性很雜,危害多種作物和某些粗莖雜草,在作物中以玉米受害最重,其次是谷子和高粱。以幼蟲蛀食玉米心葉、莖稈和果穗。蛀入莖稈的幼蟲,破壞組織,影響養分輸送,使雌穗發育不良,遇風有些植株在孔處折斷,損失較重。雌穗受害,嫩粒被破壞,引起霉爛,降低子粒品質。
玉米螟在黑龍江省和吉林省一年發生一至二代,遼寧省基本發生二代,以老熟幼蟲在寄主秸稈、根茬、穗軸里越冬。春季化蛹、羽化,卵產在葉片背面,初孵化出來的幼蟲,集中在心葉里危害,抽雄后即開始擴散蛀入莖稈或穗部。玉米螟喜歡在生育好的玉米田產卵,因此,豐產田、村屯附近地塊和5、6月多雨年份發生較重。
防治方法:
(1)清除田間殘留的秸稈和根茬,在5月中旬以前把帶蟲的秸稈、根茬燒完,燒不完的用白僵菌封垛,每立方米秸稈用菌粉2兩,以減少蟲源。
(2)在玉米心葉末期,撒施顆粒劑:用50%西維因可濕性粉劑1斤,加顆粒劑30斤混拌均勻;用50%辛硫磷乳油1斤,加顆粒250或500斤混拌均勻(此藥對玉米有輕微藥害,一周后可消失,對玉米生育無大影響);用白僵菌粉1斤,加顆粒10或20斤混拌均勻。每1斤顆粒劑可撒400株,每畝用6~8斤。顆粒劑制法:可用砂子、砂質壤土、爐灰渣等曬干后壓碎,篩去大粒和細面,留中間象小米粒大的顆粒,拌上藥即成顆粒劑。
(3)有條件地方,可放赤眼蜂進行防治,每畝地放2萬頭。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