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種植過程中發生病蟲害怎么辦?向日葵屬于重要的經濟作物,種植范圍也非常廣泛,隨著向日葵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其病蟲害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不僅影響向日葵的產量和品質,而且還會給種植戶造成一定經濟損失。那么,危害向日葵產量和品質是哪些病蟲害?在此,幫農網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向日葵種植過程中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
一、菌核病
向日葵菌核病是由病原核盤菌引起的,多發生在春季低溫多雨時期,發病時向日葵的莖桿或葉片出現褐色病斑,隨著病情發展,褐色的病斑逐漸蔓延至其他部位,最后病斑處形成同心輪紋。而在潮濕環境時,病斑處出現白色的菌絲和褐色的菌核,病情嚴重時,植株萎靡枯萎,病變組織腐朽易斷,內部有黑色菌核。
防治方法:菌核病的發病主要原因是病菌在土壤或病殘體以及種子中潛伏越冬,待來年氣溫回升,開始大量繁殖,借風力傳播,最終侵入向日葵。所以在種植時就要做好這些措施,將土壤進行深翻消毒,病殘體集中燒毀,種子消毒滅菌,減少病原,種植時增施磷鉀肥,增加植株抗病力,發病時了用甲基硫菌靈、腐霉利可濕性粉劑等藥劑噴灑治療。
二、黃萎病
黃萎病主要危害向日葵成株,多發生在低洼地以及種植密度大時,發病時葉尖開始褪綠,后整個葉片褪綠,葉脈之間發黃后轉褐,隨著病情發展,病重的植株葉片逐漸干枯死亡,空氣濕度的環境,葉面出現白色霉狀物。
防治方法:和菌核病類似,也是病原體在土壤、病殘體和種子中越冬,待播種后從傷口或幼根侵入,預防措施和菌核病一樣。發現病株要及時將其清除出田間燒毀,病穴要進行消毒,必要時用20%萎銹靈乳油400倍液灌根,效果良好。
四、銹病
銹病時向日葵易引發的真菌性病害,在此病流行期,可導致向日葵嚴重減產,葉片、葉柄、莖稈、葵盤都可被侵染,發病時發病位置出現少量的孢子堆,隨著病情發展,孢子破裂后出現褐色的粉末,導致后期出現黑色的粉末,最終導致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病原一樣在土壤、病殘體和種子上越冬或度夏,所以預防措施和前兩者類似,選擇抗病力強的品種種植,種植時加強管理,增施磷鉀肥,增加抗病力,發病時,將病株清除出田間燒毀,在噴灑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萎銹靈乳油800倍液防治。
四、霜霉病
霜霉病在幼苗和成株皆可發病,在低溫高濕、土壤濕度大一級或重茬地易發病。發病時葉片開始褪綠,葉背有白色絨狀霉層,導致植株生長緩慢、矮化現象。隨著病情發展,褪綠面積擴大,白色絨狀霉層蔓延,病情后期葉片變為褐色枯死狀,植株失去向陽性能,常常導致結實失常或空稈。
防治方法:霜霉病主要是病菌在種子中潛伏,待播種后,氣溫回升,病菌開始繁殖侵入。種植時一定要實行輪作方法,選擇抗病力強品種,合理密植,發現個別病株,及時拔除帶出田間燒毀,大面積發病可噴灑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64%殺毒礬M8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
以上是幫農網給朋友們帶來的向日葵種植過程中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今天就介紹這些,文章僅供參考,想了解更多的種植和養殖方面的信息,敬請持續關注幫農網。(圖片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