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殖技術 > 蜈蚣的功效與作用|蜈蚣捕捉及養殖技術
2018
04-25

蜈蚣的功效與作用|蜈蚣捕捉及養殖技術

養殖蜈蚣賺錢嗎,蜈蚣有毒嗎,蜈蚣的藥用價值作用和功效有哪些,如何捕捉和養殖?下面幫農網為大家詳細講一講蜈蚣的捕捉、養殖技術及加工方法。蜈蚣又名天龍、百腳。性辛、溫、有毒,是一種常用的中藥,具有息風止痙、抗癌、解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能治療中風、驚癇、破傷風、結核、百日咳、風癬、白禿等病。我國長江流域各省均有出產。多野生,現已逐步引為家養。

蜈蚣多棲于腐木磚石隙下或荒蕪陰濕的茅草地里,晝伏夜出。秋末冬初,常結伴尋找向陽避風、少土多石的地方,鉆入泥土,潛伏于離地面3-4寸深的土中越冬。來年驚蟄后,出動覓食。它喜食蟋摔、螻蛄、嫩青草等動植物,飲露水。

蜈蚣捕捉和養殖技術:蜈蚣為卵生,繁殖較快。一般于3-6月雨后天晴的早晨,在茅草上交配,在背陽潮濕的石塊底下產卵,一條雌蜈蚣每次產卵40-50粒,緊簇成卵團。產卵后,雌蜈蚣把卵團環抱起來。在2-3周的抱卵期內,受精卵便完成了胚胎的發育。為促進蜈蚣繁育,可在有蜈蚣活動的山野地下,挖一長溝,放馬糞、牛糞、雞毛、碎磚垃圾、上覆松土,以繁殖蟋蟀等昆蟲。周圍宜留青草,以供蜈蚣食用。蜈蚣嗅到雞毛的腥味,即到溝里產卵繁殖。20余天左右可翻溝捕捉一次。捕捉后再補充些新鮮的雞毛、垃圾、馬牛糞等,覆以細土,以便繼續繁殖捕捉。也可以在秋季選樹林間,埋些雞毛、垃圾等物,以吸引蜈蚣鉆入進行繁殖。

除養殖技術外,在捕捉季節,一般是每年春末夏初進行,尤以驚蟄至清明前捕捉的質量較好。捕捉時應持竹筷子將蜈蚣夾起,放入事先準備好的布袋內。加工時需將尾部剪開,擠出腸糞和蟲卵,然后用兩端削尖的竹片插入頭尾部,繃直曬干,或用沸水燙死曬干;或烘干,即可入藥。

凡準備出口的蜈蚣,選個大的先曬至九成干,再將竹片去掉,以100條為一包,用厚紙包裹,再每十包為一箱,箱內襯油紙,箱皮以豬血涂封。不出口的不要去掉竹片,以50條為一包,然后用木箱包裝。在貯藏期間,應放在干燥處,并增加一些樟腦或者花椒在箱子內,以防止蟲蛀。

以上內容由幫農網收集整理,僅作為《蜈蚣的功效與作用|蜈蚣捕捉及養殖技術》的參考資料;如果您有更好的農村實用技術,歡迎給幫農網的種植技術、養殖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等欄目投稿。

  
  

 有 5 條評論

  1. 71453608 說:
    這個技術屬于特種養殖,養殖蜈蚣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都很高。。
  2. 123sdgrhg 說:
    蜈蚣喜歡吃蟋摔、螻蛄和一些嫩青草等植物,喝露水。
  3. 無公害 說:
    蜈蚣是一種常用的中藥藥材,具有息風止痙、抗癌、解毒散結和通絡止痛等效果。
  4. wugong 說:
    蜈蚣的藥用價值作用和功效有哪些,如何捕捉和養殖……
  5. 蜈蚣養殖 說:
    人工養殖蜈蚣賺錢嗎,蜈蚣有毒,好不好養,有沒有可以參觀的養殖場。
  6.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