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銹病,又叫疸病,是影響小麥產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麥銹病有條銹、葉銹、稈銹3種。
主要癥狀:
條銹主要發生在葉片上,夏孢子堆鮮黃色,排列成條狀。葉銹也主要發生在葉片上,夏孢子堆赤褐色,排列雜亂無章。稈銹病主要發生在莖稈和葉鞘上,夏孢子堆銹褐色,形成雜亂的大紅斑。銹病的病原,3種銹菌均屬真菌中的擔子菌亞門,雙胞銹屬,繁殖力強,傳播面廣。防治的原則是,以選用抗病品種為主,農業措施和藥劑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選用抗病品種時,要兼顧既要抗病,又要高產;既要抗銹病,又要兼抗當地其他病害,如抗白粉?。槐M量選用高抗條銹,兼抗葉銹的品種?,F在主要品種有:311303 、215953 、魯麥1號、魯麥11 、魯麥12等。
防治措施:
以施足底肥、適期播種、合理安排田間群落布局和加強肥水管理為主。
藥劑防治:
①用25%可濕性粉銹寧150-200克,拌麥種50公斤,可防治秋苗發病。
②春季發病初期,噴0.5-1度的石硫合劑,或敵銹鈉200倍液,或25%可濕性粉銹寧2000倍液,隔7-8天噴1次,一般噴2-3次即可控制銹病危害。
③在抽穗前后,如發現10%葉片染病,可用25%粉銹寧粉劑500克,加清水1250公斤,每畝用75-100 公斤藥液噴霧即可防治。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