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好豬病防治?豬病防治有哪些措施?在豬病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豬病吞噬了養豬成本,寄生蟲吞噬了養豬利潤,這句話說明了驅蟲的重要性,定期給豬群驅蟲,可有效提高豬的生長速度。在一定程度上還有利于增強豬的體質,避免其他一些豬病的感染,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增加養殖收益。驅蟲方法是否得當,對豬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養殖朋友只有科學的驅蟲,才能夠徹底驅蟲取得良好的驅蟲效果。
一、寄生蟲感染的危害:
寄生蟲感染可使肥育豬生長速度下降8-15%,飼料利用率下降13-25%,對豬場經濟效益影響極大。豬蛔蟲感染會使細菌性腸炎發病率增加;蛔蟲移行至肺臟或后圓線蟲感染,會引起咳嗽、氣喘等呼吸道癥狀;蛔蟲移行至肝臟或肝片吸蟲感染,會降低肝的解毒能力,甚至會出現黃疸及病豬淚斑現象;疥螨可造成豬蹭癢,煩躁不安,逐漸消瘦,也可造成葡萄球菌、壞死桿菌的混感。蛔蟲寄生于腸道引起的腹瀉和球蟲造成的腹瀉易與病毒性、細菌性腹瀉混淆,造成疾病診斷困難,同時增加用藥成本。
二、治療方案:
1、一旦確診豬已經感染寄生蟲,應立即對病豬隔離治療,可以選用以下的幾種方法對其進行治療處理。
2、豬病通執業獸醫師建議:飼料中添加2%伊維菌素和阿苯達唑預混劑,驅蟲譜廣,對體內和體外寄生蟲都有很強驅殺作用,每噸飼料添加1公斤,連用7天。針對寄生蟲比較嚴重的豬場每噸飼料添加1公斤,連用7天,停藥7天,再用同樣的用法和用量用5-7天。
3、藥浴或噴灑療法,用2%敵百蟲稀釋液,或雙甲脒稀釋液或二嗪農稀釋液,全身藥浴或噴霧治療,最好噴到全身,連續噴7-10天;同時環境必須用溴氰菊酯或敵百蟲,徹底噴灑殺蟲。
三、為什么寄生蟲有時很難徹底清除?
消滅寄生蟲的難度是很大,能夠真正被消滅的寄生蟲種類很少。由于寄生蟲存在免疫逃避現象,所以難以徹底清除,只能控制低感染度,降低寄生蟲對動物的危害。不同寄生蟲的逃避程度不一樣,但相對于細菌病毒來說,寄生蟲在免疫逃避及宿主適應的機理會相對強很多,這是因為寄生蟲的繁育周期比較長,在長期的進化中跟宿主互相適應,危害宿主的方式較溫和,宿主對其產生的免疫應答也不會太強。寄生蟲采取的免疫逃避方法很多,如組織的隔離、偽裝、形成包囊來保護自己等。但是寄生蟲的某些階段比較脆弱,如弓形蟲在進入宿主體內細胞之前,它完全暴露在體液里,宿主的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對它有一定殺滅作用。
四、注意事項:
1、在驅蟲過程中,大家往往忽視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未重視殺滅環境中的寄生蟲及糞便的蟲卵。在給豬體表驅蟲的過程中,有部分反應敏感的寄生蟲就快速掉到地上,爬到墻壁上和豬場外,此外,被病豬搔癢脫落在地上、墻壁上的疥螨蟲體、蟲卵和受污染的欄、用具、周圍環境等也是重要傳染源。如果不對這些環境同時進行殺蟲,過幾天螨蟲就又會爬回豬體上,造成豬體二次感染,這就是豬疥螨病頑固難治愈的原因之一。因此加強對環境的殺蟲,豬病通執業獸醫師建議:可用5%溴氰菊酯溶液或2%敵百蟲溶液,徹底消毒豬舍、地面、墻壁、屋面、周圍環境等,以徹底消滅散落的蟲體。同時注意對糞便和排泄物等采用堆積高溫發酵殺滅蟲體。殺滅環境中的寄生蟲,這也是防治寄生蟲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2、用藥療程不夠。目前驅蟲藥對成蟲有驅殺作用,對殺滅蟲卵效果不明顯,根據豬寄生蟲的生活史,從蟲卵發育為成蟲需8-22天。豬病通執業獸醫師建議:對于驅蟲藥預混劑在第一次連用7天,間隔7天,再用相同的用法和用量再用5-7天;驅蟲藥針劑建議第一次用藥后,間隔7天再注射一次,以消滅孵化出的蟲卵。
3、豬場應制定科學合理的驅蟲模式。豬病通執業獸醫師建議:①種公豬每年驅蟲四次,即每3個月驅蟲一次;②哺乳母豬、后備母豬在配種前30天驅蟲,至配種應有3周的停藥期;③懷孕母豬產前15天驅蟲;④小豬和大豬(30斤和100斤)各驅蟲一次。建議用伊維菌素和阿苯達唑成分的驅蟲藥。
4、豬場忽視寄生蟲高度接觸傳染的防控和凈化。有些寄生蟲是一種具有高度接觸傳染性的體外寄生蟲病,可通過患病公豬交配傳給母豬,患病母豬又將其傳給哺乳仔豬,轉群后斷奶仔豬之間又互相接觸傳染。這樣如此惡性循環,周而復始。因此簡單地用藥治療患病個體,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另外,豬疥螨病在多數豬場得不到很好控制的主要原因在于對其危害性認識不足。
5、衛生條件好的豬場,寄生蟲感染較輕,因為蟲卵或卵囊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容易長時間存活,通風、干燥的環境可以減少寄生蟲的存活。有些誤區值得注意,比如有些豬場每周進行1~2次的帶豬消毒,豬舍環境潮濕反而加重了寄生蟲感染。寄生蟲蟲卵對常規消毒藥物有抵抗力,蟲卵在外界環境存活時間長,能抵御各種不利因素,即使用3%的燒堿進行消毒后,大部分蟲卵或卵囊仍可存活,所以目前常規的消毒方法是很難取得殺滅控制寄生蟲的效果。但寄生蟲蟲卵或卵囊對溫度和干燥敏感,因此建議豬場采取火焰消毒或干粉消毒,并嚴格實行全進全出制度。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