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種植技術 > 姜芽的栽培與加工技術
2021
04-02

姜芽的栽培與加工技術

姜芽是怎樣栽培和加工的?生姜是日常調味佳品,富有藥用價值,加工成姜芽出口,經濟價值也很高。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朋友們講一講姜芽的生產栽培及加工方法。

生姜喜溫暖濕潤,不耐強光和炎熱,又不抗寒冷,生長適溫為25-28℃,生長前期不需要充足的陽光,在栽培過程中通常采用影障遮陰保護。適于在pH值為6-7之間的沙性土壤栽培。

一、整地

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的地塊,在解凍后進行整地,深翻30厘米。整地前畝施優質圈肥3750-5000公斤。

二、催芽

清明后5-7天,將姜種從窖內取出洗凈晾干或曬一天,放入用土坯砌成的池子內,池內周圍要用麥稻鋪墊,把姜種分層排列在池內,層間要鋪放2-3厘米的麥糠。每平方米池子,放一個直徑為15-20厘米的草把作通氣孔,然后用麥糠泥封頂,20天即可出芽。也可用大缸代替池子催芽。

姜芽的栽培與加工技術

三、播種

菜蕪生姜栽培一般都是立夏播種,為了滿足姜芽出口的質量(要求姜芽豐滿、嫩脆無絲),加工用的姜芽需提前15-20天收刨,為保證其生長期,可提前到谷雨播種,并用地膜覆蓋來提高地溫。種植規格由窄行單垅稀植改為寬行雙垅密植,行距由50-52厘米改為60-65厘米,株距由17-20厘米改為7-10厘米,每畝種7000-8000株。按行距作好畦后,在畦的南側開10-13厘米深的種肥溝,每畝施豆餅肥80公斤,優質圈肥1500-2000公斤,也可同時施人復合肥25公斤和少量氮肥做種肥。種肥施好后,在種肥溝外側開一條10厘米深的播種溝,并澆水造墑,待水滲后,把姜種按規定株距,將芽朝南,平放于泥土中,芽與土面齊平,覆土3-4厘米,并摟平畦面,每畝用種350-400公斤。

四、影障

為避免陽光曝曬姜苗,播后就要插影障遮陰。可用玉米秸、麥秸、谷草或小樹枝制作。玉米秸一根一束,麥秸6-8根一束、谷草3-4根束,按8-10厘米距離,插在種姜溝的南側,并交錯編成花籬狀,高度一般70厘米。與地面成85°角。

五、肥水管理

1、澆水播種后為使姜芽順利出土,在有60-70%的姜芽出土時澆第1次水,2-3天后澆第2次,然后中耕保墑促其生長。整個苗期對水分的管理是見干見濕。小暑以后,天氣炎熱澆水應增加,澆水應在早晨和晚上,避免在烈日的中午進行。在炎熱季節,暴雨后應及時澆井水降溫,同時要搞好田間排水,以免引起病害。

2、追肥生姜生長期長,需肥量大,除施足基肥外,還要注意追肥。第1次追肥在小暑前,畝施豆餅75-100公斤、碳銨50公斤、復合肥25公斤。方法是在姜株的北側開一條淺溝,將混合肥均勻撒人溝內,隨即覆土壓肥,兩天后澆水。第2次是在8月中旬(立秋前后)畝施碳銨75-100公斤,復合肥25-50公斤。方法是拔除影障,開溝將肥撒人溝內,隨即進行培土,培土高度13-14厘米,寬23-25厘米,過1-2天澆水。第3次追肥是在9月上旬(白露前后),畝施尿素15-25公斤,方法是開溝將尿素撒人溝內并及時澆水。

姜芽的栽培與加工技術

六、間作

為降低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還可實施麥、姜,蒜、姜間作提高土地利用率。還對防止姜瘟病有一定效果。

七、病蟲防治

主要是作好姜瘟病及玉米螟的防治。

八、收獲加工

加工姜芽生姜的收獲季節,應由霜降提早到秋分。進行姜芽加工的主要工具是一把圓筒形(形狀象子彈殼)的刀子。加工辦法是把姜苗從圓筒刀的后端插進去,從前端鉆出來,用手把姜芽按入圓筒中,再用比圓筒內徑略小的木棍把姜塊頂出來。質量要求是:豐滿、嫩脆、無絲,直徑不得小于1厘米,長15厘米,其中可食部分(即姜塊)不得小于2厘米。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