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種植技術 > 青稞倒伏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2023
01-29

青稞倒伏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青稞倒伏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有哪些?青稞是一種禾谷類作物,因其內外穎殼分離,籽粒裸,又被稱為裸大麥、元麥,是西藏人民的主要糧食作物,種植歷史大約有3500年左右。但是在青稞種植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倒伏的現象,嚴重影響到青稞的產量。那么,青稞倒伏原因是什么呢?有哪些防治措施?在此,幫農網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青稞倒伏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青稞倒伏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一、品種因素

青稞倒伏情況和它品種的抗倒伏能力差異有極大的關系,一般情況下高桿的品種在生長時會選擇頭重腳輕的現象,極易造成倒伏;另外基部節間細長、莖桿彈性和韌性較差的品種倒伏力也比較差。

防治方法:所以在種植時盡量不要選擇以上兩種品種,要選擇莖桿不高但粗壯、節間粗壯、彈性和韌性比較好的品種種植,減少倒伏率。

青稞倒伏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二、整地質量差

在整地時由于耙地病菌、蓋土不平整、土塊較大、土壤粘性大、通透性較差等狀況時,都有可能可能造成情況根系分布較淺、不均勻,所以植株生長細弱,在后期是極易倒伏。

防治方法:在種植整地時一定要耙地均勻、蓋土平整,要將田間大塊的土塊打碎,疏松土壤,保持土壤的通透性。

青稞倒伏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三、播種質量差

播種時間過早或過晚都會導致倒伏,播種過早氣溫較低,幼苗生長細弱,易倒伏;播種過晚氣溫過高,幼苗以徒長,莖桿細長細弱,易倒伏。另外播種過深或過淺也會導致倒伏,播種過淺,種子根系較淺,以倒伏播種過深,種子發芽時會消耗大量的養分,造成弱苗,倒伏。www.dy1099.com另外播種密度過大,出苗后生長密集,幼苗較弱也會導致倒伏。

防治方法:播種時間一定要把握好,不宜過早或過晚,播種深度宜在3-7厘米為宜,以當地土壤結構靈活掌控,播種時也要注意密度,出苗后幼苗密集,要及時間苗。

青稞倒伏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四、管理不當

在青稞時施入過多氮肥,而磷鉀肥較少,導致莖桿旺長脆弱,后期易倒伏,施肥集中或時間不當,極易導致植株旺長或早衰,引起倒伏。另外對于病蟲害的防治也不到位,施肥莖桿生長受阻,抗倒伏力較弱,易發生倒伏。

防治方法:施肥一定要合理,注意氮肥的施用量,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和倒伏力。對于病蟲害的防治一定要重視,發現病蟲害要及時處理,以免病蟲害進一步蔓延。

青稞倒伏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以上就是有關青稞倒伏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全部內容分享,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種植和養殖信息,敬請持續關注幫農網。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