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減產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棉花的用處非常廣泛,不管是做被子還是衣服,大多以棉花作為主要原料,所以,人們很早就認識到棉花對生活的重要性,而種植棉花也早已成為許多人發家致富所選擇的項目。可在種植棉花的過程中,許多棉農發現產量一年不如一年,那么,棉花減產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今天,幫農網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導致棉花減產的主要原因。
一、品種
品種是決定產量的基礎,現在很多種植戶使用的都是抗蟲棉,雖然抗蟲棉的防治蟲害能力強,高產并且早熟,但是對周圍環境的要求卻很高。一般到了種植后期或者是種植時間過久的話,容易出現早衰的現象。并且棉花是異花授粉,很難保證品種的純正性,導致品種退化降低產量。
二、播種
播種時間太早會使種子容易遇到低溫,霜害的影響,導致種子剛剛出苗就引起病害。并且過早播種會使植株提前進入營養生長的階段,然而營養生長之前需要大量的養分,沒有足夠的營養導致植株營養不良,植株超出負載,授粉受精率下降,產量也隨之減少。
三、連作
連作是很多人都會出現的問題,現在種植棉花的面積基本上都不少,也大多數都是承包土地種植,對于實行輪作會有一定的難度。一般棉花地連作兩年以上,就會造成地間的營養缺失,病菌蟲卵的數量也會增加,病害發生率逐漸提高。對棉花的生長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礙,嚴重的降低的棉花的產量。
四、水分
水對棉花的作用就猶如對人的作用一樣,是必不可少的。生長過程中如果連續缺水的話會降低棉花的新陳代謝,減弱棉花根部的抗逆能力。但是水分也不宜過多,遇到暴雨的天氣沒有及時排水會導致根部呼吸困難,降低根部活了,提高病菌的滋生,引發各種病蟲害,導致產量下降。
五、營養
大多數種植戶施肥的時候只施化肥,沒有施用有機肥,所以造成土壤中的有機物質不足,使土壤板結,沒有足夠的營養供給根部吸收,導致植株營養不平衡。并且有些農戶一昧的施用氮肥,不施用鉀肥,導致植株徒長。也可能是根外施肥的時間太晚,導致植株早衰,產量下降。
六、管理
在播種后通常都會在表面上鋪上一層地膜,但是在全生育期的時候就應該將地膜去掉。雖然前期的生長情況較好,長勢強,但是所需的養分也會增加,地膜的存在導致肥料無法及時進入土壤,導致植株脫肥早衰。并且地膜可以在地內存在幾十年之久,對植株根部的發育會造成很嚴重的阻礙。
以上就是有關棉花減產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全部內容介紹,這里,幫農網還要提示廣大棉農,種植棉花一定要避免連作,這個對產量的影響非常大,甚至會有可能將地毀掉。因此,有條件的情況下一定要在不同的地塊種植,無條件的就種植棉花不一樣的作物。今天就介紹這些,文章僅供參考,如果您還要了解其它相關的種植和養殖信息,敬請持續關注幫農網。(圖片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