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霧又叫洋蒲桃,喬木,果實梨形或圓錐形,肉質,洋紅色,發亮,長4-5厘米,頂部凹陷,有宿存的肉質萼片;種子1顆?;ㄆ?-4月,果實5-6月成熟。蓮霧原產于馬來西亞及印度?,F在中國廣東、臺灣及廣西都有栽培,供食用。蓮霧性喜溫暖、怕寒冷,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5-30℃,8℃時即會受凍。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微堿性、潤濕肥沃的黏南土最為適宜(如水田地),地和旱地種植產量低、品質也差。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大家技術一下蓮霧種植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
一、蓮霧定植
蓮霧定植宜在春季,株行距4m×5m。挖大穴、下大肥、種大苗。穴要挖1米見方,垃圾土雜肥每穴要50公斤。苗木要求一級苗,每公頃種植500株左右,以后逐漸疏伐。
二、蓮霧修剪
定植后留一主干,在離地面60cm處剪去上端,在離地25厘米以上的主干處,選留生長勢強、分布均勻、相距10厘米左右的新梢3-4條為主體,其余除少數作輔養枝外,全部除去。同時立桿綁縛主枝,按45℃角,自然開心形進行整形。第二年春節發芽前,將新留主枝適當短剪細弱部分,待發春梢后,在先瑞選一強冠為塊擴大。整形修剪的目的除了選好樹形,還要發送通風透氣,這是在進入投產期后猶為重要。幫農網小編提示,如果要生產冬春果,則必須在每年的2月份進行短截,將植株上的葉片,以及病枝、枯枝、過密枝、徒長枝全部剪除,僅留下二年的枝條。如果是半剪必須采取遮蔭處理。
三、肥水管理
蓮霧需肥量大,前期多施磷鉀肥,花芽分化時不可多施氮肥,小果以后重施磷鉀肥??茖W管理水份,9-10月保持果園干旱以利花芽分化外,其它時間應保持濕潤,及時灌溉,以防落花和落果。就周年管理而言,1-2年生樹,一般株施氮肥400-600克,7-8年生樹為1299-1800克。通常于9-10月開花前施用氮、磷、鉀肥各個總量的50%,另加堆肥10千克株;3-4月花果期,分次施用總量50%的氮肥,占總量25%的磷、鉀肥;6-7月采收未期再施占總量25%的磷鉀肥。結果多時,掛果期間可葉面噴布氮、磷及微量元素。另外,地處沿海的部分地區,土壤含鹽量過高,引用淡水洗鹽,降低土壤含鹽量的,可明顯發送土壤性狀,促進植株正常生長結果。
四、疏花疏果
蓮霧花果量大,5年生樹正常的花穗一般在2000穗以上,每穗的花蕊數一般在11-21個之間,而經濟栽培生產商品的果實僅需要200穗左右,且每穗的花蕊數只需留6-8個。為加速果實發育,增大果實,提高品質,宜選留結果部位良好的花穗,以避免擦傷、日曬,并刪除果、質劣的果實。選留時,首先除去向上生長的花穗,摘除長枝條頂端的花穗,盡量留橫向生長的大干上的花穗,避免將來果實長大時,果梗或短梢因負荷過重而折斷。選留花穗后,再就這些留存花穗除去不必要的花蕊或果實。同時要用細雨繩把果穗吊在、拉在棚架上。在花后約20天的幼果期(吊鐘期),要進行套袋。套袋前,全園須徹底防治一次病蟲害。若果蠅密度太高時,套袋采購提前,即在謝花后進行。
五、上市調節
為適應市場需求,可進行催花等處理。使蓮霧從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將產期調至12月至翌年4月間。常用辦法有灌水法、斷根法、環剝法、曲枝法等。
六、病蟲防治
蓮霧的病害主要是炭疽病和果腐閃現,害蟲主要是果蠅、金龜子、介殼蟲。幫農網小編提醒,蓮霧果實對農藥較敏感。所以生產時可使用代森鋅、多菌靈、甲基托津和殺滅菊脂等低毒高效農藥防治。
七、蓮霧采收
蓮霧果實吃不開紫紅色。果臍展開時即可采收。果實在室溫下一般只能貯放1周。整理包裝后立即銷售。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