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種植豆瓣菜?豆瓣菜又名西洋菜、水芹菜、水田芥,是十字花科一、二年生水生蔬菜、原產地中海東部,南亞熱帶地區也有野生種。我國廣東、廣西、上海、福建、四川、云南和臺灣等地都有栽培,其中以廣東栽培歷史最久,栽培面積最大。豆瓣菜以其幼嫩莖葉供食用,質地脆嫩,色澤濃綠,青翠,可用來炒食、作湯料和涼摔等,還可作飲料汁,清香爽口;回味長,除此之外,它還具有藥用價值,可治療肺病和肺熱燥咳等疾病。種子可制工業用油。在此,幫農網就給大家講一講豆瓣菜栽培及田間管理技術。
一、形態特征和生物學特性
豆瓣菜植株矮小,呈匍匐或半匍匐狀叢生。莖是匍匐莖,株高30~50厘米,莖長1.2米左右,橫徑0.8厘米,中空、多節,綠白色,青嫩時柔脆易斷,老化時纖維較多。除植株頂部幾節外,莖上每一葉腋處均能萌發側枝及許多白色不定根,根淺生,葉互生,頂部小葉較大,兩側小葉較小,約為豆瓣大小,故名豆瓣菜,葉濃綠色,氣溫低時變為暗紫色。我國栽培品種分開花和不開花兩種類型,花為總狀花序,花較小,白色,花期40天左右,常不結實。有的品種在長江以南能開花結實。種子極小,果莢易開裂.豆瓣菜性喜冷涼濕潤的環境,要求淺水栽培。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5~25℃:10℃以下生長停止,且莖葉發紅;0℃以下則受凍害;當氣溫在30℃以上時,生長也停滯,部分葉片發黃焦枯,持續高溫則枯死。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和淺水栽植。對土壤妥求不嚴格,但以保水保肥的粘壤土為好。肥料以氮肥為主,并配合適量的磷鉀肥。
二、栽培技術
1.栽培季節
豆瓣菜喜冷涼氣候,較耐寒而不耐熱,氣溫處于15~25℃間均可定植。一般都在秋季栽植,春季采收。江南地區以9月定植為宜,華南地區在9~10月進行。
2.繁殖方法
豆瓣菜大都不結種子,故常采用無性繁殖。www.dy1099.com即在晚秋或初冬選植株生長良好的田塊作留種田,留下種株過冬,到第2年春季,選通風并有適當樹蔭旱地,耕耙作畦后,從種株田中選健壯植株移栽育苗。栽植行距15~20厘米,株距13~15厘米,栽后干旱時,每天早晚澆涼水,降溫保濕。每畝苗可供3~4畝的大田種植。也可采用種子繁殖,種子繁殖的幼苗,生長較粗壯,產量較高,一般先播種育苗,后定植。
3.定植與田間管理
栽前從種苗田或育苗畦選取健壯的秧苗,一般要求基部較粗、節間較短并帶有綠葉。將莖基部兩節連同根系斜插入泥、栽后一個月左右,植株生長繁茂,枝葉相搭,蓋滿田間,如需擴大栽培,可拔苗分栽。用種子繁殖的秧苗,可以采用叢植方式,即每穴栽植2~3株,這樣比單植產量高。
豆瓣菜生長期間以加強水分管理最為重要,如水量供應充足,則植株萌芽、生長較快,莖葉幼嫩。初期田間保持一薄層淺水,以利發根。如遇天氣晴暖,平均氣溫超過25℃以上,灌水可在早晚進行,如氣溫超過30℃,應于每天傍晚灌入涼水,次日早上排去,以免水溫過高燙傷嫩苗。以后隨著植株的生長,田間水位應逐漸加深。至生長盛期,保持水深在4~5厘米。遇到大雨,應立即排水,以防水位超過植株,有條件的,可用冷涼紗覆蓋降溫,但應早上蓋,晚上揭。冬季氣溫低,要注意防寒保暖,可用塑料薄膜覆蓋,并進行深水灌溉,這樣植株仍能保持生長。
4.采收與留種
無性繁殖的種苗一般栽后30天左右開始采收。種子繁殖的秧苗,一般于栽后40天左右開始采收。一次定植,多次收割。
采收有兩種方法:一次逐株采摘嫩梢,摘后一把把捆扎成束。另一種是隔畦成片齊泥收割,收一畦,留一畦,收后除去殘根老葉,理齊捆扎成束,即可上市鮮銷。每采收一次澆一次糞水。
江南地區由于冬季氣溫較低,植株冬期停止生長,故采收分為兩段。第一段為秋季采收期,即從10月中旬至12月可采收2~4次。第二段為春夏采收期,可采收2~3次。如進行覆蓋或夏遮蔭,還可增加采收次數。每次每畝可采收400~500公斤,全年約為2500~4000公斤,高產可達6000公斤。
豆瓣菜多以無性繁殖的植株進行留種,江南地區冬季有0℃以下的短期低溫天氣,要注意防凍保種,于寒流到來之前幾天,在留種田施入人畜糞等農家肥,并保持田間濕潤,以保護種株。夏季炎熱,越夏較困難,對留種田必須精細管理。
可開花的品種,一般于2月中旬移植于旱地,3月即可開花,4~5月結莢,6月上旬種莢成熟,每畝可收種子5公斤左右。
以上就是有關豆瓣菜栽培及田間管理技術的全部資料分享,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